南川方竹论坛

  • 网站客服:023-71423345
  • 合作热线:023-71429345
搜索
猜你喜欢
查看: 3138|回复: 0

听说今年中考难?数学历史道德解读来了!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6-14 08:53:45 来自:方竹论坛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
6月13日,2024年中考进入第二天。为大家解读了今年语文、物理、化学的考题特点。

今年数学、历史、道德与法治三门学科中命题思路是什么?考试题有哪些特点?重庆市教委组织相关专家为大家解读,一起来看——
20240614085239front1_0_414127_FkZ0Irfp9XnF09WlQ4ED-J-glPJi.jpg
道德与法治命题



本次试题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,突出正确价值观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,注重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应用性和创新性。试题没有偏题、怪题、超标题,稳中有进,难度适中。

试题内容包括“带父母去旅行”“情绪管理”“整治‘自媒体’无底线博流量”等,贴近生活,紧扣时代主题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试题立足群众核心素养,引导群众正确解决问题和学会做人做事。第11题“时间去哪儿了”巧妙地创设某中学生“暑假时间规划与复盘”的真实情境,让学生认识到发展规划、行动落实等问题的重要性,引导学生珍惜时间、合理利用时间。

点评


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,突出考查考生思维品质
徐洪燕(重庆市九十五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)

本次考题注重思想引领,如第12题,“小切口”立法彰显时代法治“大文章”,关注地方“小切口”立法,引导考生感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,树立法治观念,提高参与法治建设的自觉性、主动性。

考题彰显时代性,紧扣时代脉搏。如以图文形式展示个人、家庭一天的“碳足迹”,即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,要求考生结合“碳足迹”现状为绿色低碳生活提出可行性建议,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时代责任感。

考题富有生活性,贴近生活本真。如第1题以几个初中生暑假“带父母去旅行”为话题,来讨论生活中的规则、友谊亲子关系,引导考生遵循集体规则,正确处理与朋友、父母之间的各种关系,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考题也体现了创新性,凸显思维品质考查。如第5、6题“整治‘自媒体’无底线博流量”专项行动素材,是推导型试题的一种创新,引导考生全面、深入、辩证地认识专项整治行动,突出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。


历史命题



本次命题从历史学科本质特点出发,力求试题情境性、基础性、综合性、探究性、开放性、创新性和时代性协调一致,立足学科核心知识,考查学科核心素养,考查在历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。

试题精选历史材料、创设问题情境,以历史的视角,引导学生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、举措的理解。如第16题,以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条件与影响立意,古今贯通中外关联,通过商鞅变法、美国工业革命和我国新时代加快创新发展重大举措的相关材料,融学习情境与社会情境于一体,从历史视角引导学生审视生产力发展与时代变革的互动关系。

试题杜绝了直接考查知识记忆的现象,运用多种形式的图文材料创设情境,侧重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过程、历史思维品质,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点评


试题体现综合性、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
徐敏(重庆市字水中学历史教师)

本次试题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,统筹兼顾全面考查学科基础能力和高阶能力,试题包含唯物史观、时空观念、史料实证、历史解释、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,以文字、表格、地图、图片、示意图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置情境,让问题生长在情境中,促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,从而有效考查学生独立自主、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试题秉持稳中求进、守正创新的理念,进一步体现了综合性、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。如将国家历史课程与重庆地方历史课程内容进行关联考查,解放碑、国泰剧院等建筑被写入考题,集必备知识、学习方法考查与价值观引导于一体,通过探究古代、近代、现代的建筑物承载的历史信息,让学生认识建筑与时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关系。

试题在内容选择上,立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考查学生综合素养,增强学生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意识。如第4题与语文古诗词综合情境,第6题、17题与美术等综合情境,渗透审美意识。第12题设置了培养劳动观念的情境。试题的设计,充分展现历史学科启智育人的学科功能。


数学命题



今年命题的基本思路:遵循教育教学规律,落实学科核心素养,确保试题的科学性,充分发挥试题的积极教学导向作用。试题保持相对稳定,适当调整考点,增大学科区分度。

本次中考数学试题考查“数与代数”“图形与几何”“统计与概率”“综合与实践”等数学核心课程内容及蕴含的基本思想。各板块内容所占百分比与教材安排的课时比例基本一致。

试题立意凸显思想性、教育性,试题选材凸显时代性、生活性,试题设计凸显过程性、综合性。如试题中的学生安全教育、数学文化、新质生产力、低空经济等真实情境,反映社会生活,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关注社会发展。

整套试卷关注对“知识技能”目标考查的同时,更注重对核心知识、关键能力、数学素养的考查,凸显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应用性、创新性的命题要求;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,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考查。

点评


试题注重基础,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
白薇(重庆一中数学教师)

本次试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,适当调整了考点。试题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,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、数学思考、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,对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核心知识进行了重点全面的考查。

如“数与代数”中的数与式、所有的方程、函数全考查;“图形与几何”中的三角形、四边形、圆全覆盖,平移、旋转、相似变换全展示;“统计与概率”中数据的收集、整理、描述与分析,概率全呈现。

本次试题注重基础,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。其中有知识考点的变化,这也提醒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,要注重数学试题的多元性,不能单就重点知识花费大量时间机械化地刷题训练。

来源:重庆发布
来自: iPhone客户端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